
|「因為菜好、因為天氣好,因為心情剛剛好!」 等待一瓶以時光發酵的手工泡菜─訪好食覓
「我媽有得過電影節的最佳女配角喔!」潘家宜才剛坐定,兒子李茗哲便這麼笑著開場。
沒想到眼前的潘媽媽,除了是幼兒園的園長、品牌好食覓的幕後廚藝擔當,還有這樣的來頭!我們這天來到幼兒園,穿過孩子遊戲的廣場,潘媽媽身著圍裙,就在鋪有人工草皮的小丘,隨 興的坐下與我們談天,一派輕鬆的說著:「那個金甘蔗影展啦,都是茗哲在路邊跟人聊天,說劇組要找一個開民宿的阿嬤,最後就讓我去演。」「沒想到一演就得獎了!」
除了影展這個有趣的經歷,潘家宜還曾獲選全國好人好事代表,長年在地熱心公益的她,人脈廣人緣佳,聊起做泡菜的原點也是這樣開始的。
|因著一份助農友的心,覓來最合味的泡菜秘方
一年潘媽媽在市場遇上實行有機農法的農友:「那個菜葉被蟲蛀的像網球拍一樣,不買下來怕也賣不出去。」不忍心之餘便收購了一堆白菜,想起朋友說,有個泡菜食譜可以去學。「結果我們一起學的食譜,我一做就成功了,可能上天就要我做泡菜吧!」
食譜不難,簡單寫著幾樣材料與分量,但潘家宜依憑自身經驗,挑選在地的好食材搭配入醬, 一做便試出好口碑。適逢兒子李茗哲辭掉台北繁忙的工作,返鄉期間一手包辦了設計與銷售, 便這樣媽媽製作、兒子行銷,他們將潘家宜娘家的老陶甕取來,一甕甕、一瓶瓶地將山城的蔬 菜風味醃漬起來。
儘管口味好,詢問的訂單不消停,但茗哲說好食覓從不追單:「泡菜是古早保存食物的方法,初 衷是因為菜盛產才做。」「我做泡菜也是業餘的,有人想要吃,剛好有菜、剛好心情好時間又允 許,那才做得出好泡菜!」潘家宜嘴上說的謙虛,卻也顯露了母子倆齊心看待食物的堅持。
冬季除了有甜美的高山大白菜,同樣十字花科的白花椰菜產量也豐,儘管挑菜蟲要眼明心細 特別辛苦,但爽脆的口感與香辣的口味,讓許多平時不喜吃菜的客人也愛上這款泡菜,成為好 食覓詢問度最高的商品。隨著天冷的產季過後,依著時節偶有埔里的筊白筍、或黑木耳來入菜,也都頗受好評。


|遵循著古法,尋覓記憶中的好味道
「我做吃的很遵循古法,別人怎麼教我怎麼做,從來不會偷呷步。」原原本本的做,心裡從沒冒 出「這樣應該就可以了吧」的念頭,或許是長年從事教育工作,潘家宜對待食物也一樣勤懇實 在,每個從手中醞釀出的都是寶貝,馬虎不得。儘管現在製作泡菜的流程兒子都能獨立製作, 但最後的標準還是要等她作決斷,因每批菜的含水量、發酵時的溫濕度不同,要逐日確認風味 變化加減調整,那也是手作食物既麻煩又迷人之處。
因為潘媽媽人緣好,家裡時常收到各種親朋好友的農產。製作各種手工食品也是信手拈來。 「媽媽常常獲得很多配方,但厲害的是她都能完全複製出來。」茗哲一面回憶一面細數:「花生 糖、醃梅子、柿子酵素、水蜜桃酵素......。」「還有果醬啦,果醬做最多。」潘家宜補充。
「我們吃柿子都是直接插吸管吃的。」茗哲笑說,因為常收到過熟的柿子,根本不用剝皮,裏頭都化為香甜的果汁,這種獨特在地經驗是無法運送的,但說起來卻挺令人嚮往。「做農的人都說在田裡的就不值錢了,不到出貨等級的次級品往往打掉都不能賣,但這些都是好吃的多可惜。」除了行銷媽媽自製的產品,茗哲希望行有餘力就
協助農友們做更多的二級品:「好食覓的 覓就是出發去尋找這些!」
協助農友們做更多的二級品:「好食覓的 覓就是出發去尋找這些!」
|辦一場樂齡市集,一起記憶這些飲食技藝
聊天到了尾聲,潘家宜說起她一直提醒兒子想做的事:「我現在的心願很小,就是想去找一些老人家,把他們的好手藝挖掘出來。以前很多人會做醬筍、豆腐乳、醬瓜、醃*膎(*註:膎,台語 唸做kê,以鹽醃製的魚蝦、肉類),或是做粿,把這些手藝學起來,流傳下去。」
「我媽說啊,很想在埔里辦一場老人市集,市集裡一排老人家、另一排年輕人,帶自己做的東 西互相交流,這樣多有趣!」茗哲說。
舊時的日子裡,食物在一年四時都有該有的味道,那是最好的味道。隨著飲食經驗的流轉,人 們遺忘了許多老食譜、老配方的存在,「好食覓」也是台語「好食物Hojiamih」,在潘家宜與李茗 哲的勞動的雙手下,彷彿一手堅毅承載起舊時的記憶,另一手則溫暖延續出新的故事。






|about
鮭魚卵生活小誌計畫,目標是匯集在地各位傑出的廚師、青農、藝術家及各類文化工作者
鮭魚卵生活小誌計畫,目標是匯集在地各位傑出的廚師、青農、藝術家及各類文化工作者
以圖文並茂的方式集結成小誌與各類紙上文宣
chenstudio x 鮭魚卵小誌計畫
Writing| @toudong
Photo| whizzchen @陳記影像chenstudio
Brand| @shimmercafetw
Photo| whizzchen @陳記影像chenstudio
Brand| @shimmercafetw